首页 汽车 > 正文

电动汽车滑板底盘趋热,美新势力再曝商业秘密纠纷案

2023-01-04 15:55:18 中国汽车报网

岁末年初,美国造车新势力再曝出商业秘密纠纷案。

近日,美国电动汽车造车新势力Canoo起诉了另一家美国新势力Harbinger,称其侵犯自己的电动汽车底盘商业秘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美国造车新势力竟然也流行“同行是冤家”?双方究竟有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商业秘密纠纷

Canoo近日已向美国加州地方法院提起法律诉讼,指控Harbinger窃取其电动汽车平台技术的商业秘密,同时向法院提起了17项索赔要求。Canoo声称,Harbinger利用Canoo的技术开发产品,还挖走了许多Canoo的技术人员。

据称,Harbinger的现任高管中,的确有一部分来自Canoo。因此,Canoo指控Canoo前雇员在新公司Harbinger就职,使用Canoo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开发产品,并违反商业秘密法律与员工离职协议。

Harbinger是2022年9月成立的一家美国造车新势力公司,主要面向商用电动汽车市场推出纯电动汽车平台。而Harbinger的首席技术官、首席运营官、负责结构和底盘的副总裁、工程项目管理总监以及制造总监都来自Canoo。不仅如此,Canoo曾经负责法律、证券和全球战略的副总裁,现在是Harbinger总法律顾问、秘书兼公司发展主管。

除了Harbinger的高管基本来自Canoo,Harbinger可能还有一些员工也是从Canoo“挖”来的。根据Canoo的指控,Harbinger至少挖走了33名Canoo的员工,约占Harbinger员工总数的66%。

对此,Harbinger的发言人表示,Canoo的指控“毫无根据”,会“积极为自己辩护”。

“在美国,商业秘密同时受联邦法和州法两级法律保护。”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任传智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根据《美国法典》的定义,商业秘密指所有形式和类型的经济、商业、科学、技术、财务或工程信息,如模型、计划、汇编、项目设备、配方、设计、原型、方法、技艺、程序、工艺、项目或编码等,无论其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以及是否或如何以物理的、电子的、图像的、拍摄的或书写的方式被存储、编码或记忆等,都是商业秘密。

哪些产品涉及“侵权”

如今,人们更想知道,Harbinger有哪些产品侵犯了Canoo的商业秘密。

双方争议的最大焦点是电动汽车滑板式底盘。两家公司的核心产品都是电动汽车平台,都是滑板式底盘。Canoo主打“第一个真正的线控转向平台”,该架构集成了电机、电池模块、关键驱动部件和专有的平板弹簧悬架,同时在设计上纳入了大部分可以应对碰撞并经得起测试的技术,以提高安全性。

Canoo其他产品则是基于这种模块化配置推出的,如微型电动客车Lifestyle Vehicle,以及电动多用途客车、电动皮卡等。

近来电动汽车行业之所以流行滑板式底盘,其优势在于没有机械连接,靠线控更可靠,而且可以使座舱空间更大。其最大特点或许在于,各种车型都能基于同一平台,可以大大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

Harbinger推出的是“首创垂直集成电动汽车平台”。其底盘支持扩展,支持所有主流电动中型车车型,包括电动商用货车、厢式货车等。Harbinger滑板底盘的创新底盘架构,也是线控转向,其中集成了动力电池、动力总成和车架,增加了座舱空间。该底盘搭配永磁电机、电力电子设备等套件,动力电池组可按照客户需求扩展,最大系统电压可以使用800V。

双方最大的不同,是Canoo除了有滑板底盘还推出了基于滑板底盘的电动车型,Harbinger则以生产销售滑板底盘为主。

根据目前已公开的信息,尚无任何确凿证据能证明Harbinger使用了Canoo的技术专利或商业秘密。

“美国对于商业秘密的界定,基本是按照《美国法典》的相关规定。”湖南法源律师事务所律师任羽伦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按照《美国法典》第1832条“窃取商业秘密”相关规定包括,无论何人,意图将用于或打算用于美国跨州或国际贸易中的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商业秘密,转化为该商业秘密所有者以外的任何人的经济利益,并且有意或知道该犯罪行为将损害商业秘密的任何所有者,故意偷窃、未经授权挪用、获取、带离、隐藏,或者通过欺诈、骗取的手段获得此类信息;未经授权复制、速写、绘制、拍摄、下载、上传、改变、破坏、影印、仿造、发送、提供、传递、邮寄、沟通或传达此类信息;明知信息是被偷窃的,或者是未经授权被挪用、获取或转移的,仍然接收、购买或拥有此类信息等行为,只要证据确凿,都有可能被法院认定为窃取商业秘密行为。

带来怎样启示

对于纠纷双方来看,颇有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之感,双方都有着生存与发展的重重难题亟待解决。

目前,新势力Canoo已经快要自身难保。虽然其成立于2017年,相对较早,当初的业务包括给主机厂提供底盘、销售物流货运车型并且有新型的订阅出租业务,使用户可以短租Canoo的车辆。但主机厂一般不愿意把集成核心技术的底盘业务交给别人,订阅模式走向市场后几乎没有受到关注,一度资金十分困难。随后,新任命的CEO改变了经营模式,将公司目标定为自己造车,然后卖给商业客户,但还是被产能卡了脖子。

事实上,Canoo现在一方面是拿了许多新车订单,其中包括沃尔玛订购一万辆送货车,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订购载人运输车,以及其他公司超过万辆的商业订单,但另一方面却是产能上不去,短期内无法大量交付。目前,其寻找的代工产能十分有限,而自建生产线所需资金又不是个小数目,目前还做不到。

如此一来,导致Canoo的订单金额已超过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8亿元),仅2022年第三季度就有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的订单。但最快新车交付时间也要在2023和2024年,目前仅有少量沃尔玛定制的车辆在进行道路测试。而最值得关注的是,Canoo一直在亏损,2022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1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亿元),之前还被曝光账户现金只剩33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

但是,2022年11月,Canoo在俄克拉荷马市收购了一家造车工厂,如果在稍加改造后于2023年启动造车,还会收到该市政府的电动汽车奖励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9万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家工厂能否顺利开工,决定着Canoo这家造车新势力能否生存。

“Canoo产能不足,Harbinger刚成立不到半年,立足未稳,而且商业秘密纠纷客观存在取证难、认定难、损失计算方法不一致等实际问题,因此,如果双方不能通过协商达成某种协议,这一纠纷所需的时间将难以预料,对双方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都是一种较大的损耗。”任羽伦认为,由此可见,作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一方面,要切实重视并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要从管理制度、合同约定、补偿措施等方面堵塞商业秘密泄露的漏洞和渠道;另一方面,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并不侵害他人的商业秘密,无论是员工跳槽、还是技术转让,都要严格遵守法规与合同约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才能实现自身的顺利发展,成长壮大。

标签: 商业秘密 电动汽车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