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 > 正文

智能网联汽车不再“蒙眼狂奔”

2022-11-18 07:42:43 中国汽车报网


(资料图片)

为健全车辆生产管理法治体系,全面落实车辆生产许可管理责任,10月28日,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上一版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到如今升级为“管理条例”,《条例》不仅提升了管理文件的级别和效力,而且对于近几年汽车行业的变化和新问题,都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意见和举措。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智能网联汽车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要求和标准,这将推动产业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避免在管理法规缺失的情况下继续“蒙眼狂奔”。  近年来,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车联网产业链初步成型,技术路径和顶层规划也相继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正势不可挡地引发汽车产业链的重构和市场格局的变革。然而,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凸显,平台安全、隐私安全和责任划分等都引发各界关注。可以说,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亟需进一步完善。如何协调、完善相关标准体系以推动产业市场化发展,如何加强监管保障产业安全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内外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基于此,《条例》的发布非常关键,也十分必要。文件从生产准入这个源头切入,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生产企业提出了诸多要求,包括要符合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标准;应当建立车辆产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车联网卡安全管理、软件升级管理制度;在产品销售、使用等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及重要数据,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估,并向相关部门报备。  这些都填补了此前准入制度中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空白。以软件升级为例,《条例》要求,车辆进行软件升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报主管部门备案;如果车辆软件升级涉及到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安全、环保、节能等性能相关的,生产企业更需提前办理产品准入许可变更。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主流智能汽车产品的OTA更新平均周期大约仅为两周。尽管这给用户带来了新的功能体验,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车企通过OTA升级偷偷改变车辆参数、甚至个别车企在未告知用户情况下“锁电”而引发的维权事件等问题。为整顿市场,工信部此前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而此次写入《条例》中,更是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明确提出了违反要求后的惩罚措施:如果未按照条例要求办理相关变更,擅自升级与产品安全、节能、环保等技术性能相关车辆软件,则会视情节轻重面临主管部门对生产企业给予警告、责令停产整改、暂停受理其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许可申请、暂扣或者吊销该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许可。  即便是作为新生事物的智能网联汽车,也不应当在“法外之地”不受约束和监管。笔者相信,随着《条例》以及其他配套监管文件的出台,将搭建起适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管理体系,让产品和企业受到合理且有效约束的同时,也为国内消费者和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安全、更有保障、更放心的出行环境。

标签: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