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 正文

2000名学生走进渭南市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

2023-04-23 00:51:09 腾讯网

4月11~14日,渭南实验小学近2000名学生来到渭南市博物馆体验钻木取火、非遗·华山戏法、沃盥之礼研学课程,这是渭南市博物馆2023年迎来的第一批研学团队。


(资料图片)

钻木取火

钻木取火项目是渭南市博物馆推出的公众化实验考古项目之一,即学生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通过全过程参与,获得相关认知,掌握钻木取火的技能。

渭南市博物馆社教老师给孩子们讲解钻木取火的历史知识、技巧和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调整钻木方法

活动现场,在博物馆社教老师的认真讲解和指导下,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学习掌握钻木取火这一户外生存技能,并从中感受远古先民抗击恶劣生存环境的毅力与智慧。

现场气氛热烈

孩子们成功完成钻木取火

“着了!着了!”孩子们在多次尝试后终于成功引燃了火绒,看见红红的火焰,孩子们高声欢呼。

沃盥之礼

讲解员引导孩子们体验沃盥之礼

“沃盥之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沃”是浇水的意思。“盥”为洗手洗脸之意。“沃盥之礼”在祭祀典礼、举行宴飨时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礼记·内则》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这段话说的是家里有贵客光临时,家中长者,通常是掌事的男主人,要亲自为客人奉匜倒水洗手,晚辈捧盘,为客人接洗手后的弃水,之后主人递上一条擦手巾。这一礼仪,被称为“沃盥之礼”。除了祭祀、宴飨外,古人在婚礼、葬礼时也要举行沃盥之礼,象征着尊贵、洁净之意。 

通过听讲解、体验沃盥之礼,加深孩子们对“沃盥之礼”这一礼仪的理解,促进“礼”的观念融入生活,深入人心。

非遗·华山戏法

表演老师与学生互动

华山戏法是一种民间艺术,俗称“耍把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陕西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华山戏法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妙趣横生。最早起源于华山道观,其中的身手变化、障眼技法等为近景戏法的雏形。据华山戏法的传承人雷鸣介绍,华山戏法有逃脱术、口吐七彩、巧变鸡蛋、男女换相、百宝箱、大变金钱、仙人逃脱等节目。

学生们观看华山戏法,体验本土非遗魅力,拓宽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生聆听渭南历史文化讲解

渭南市博物馆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的宣传窗口,省、市级研学教育基地,拥有数量庞大且固定的学生观众群体。经过近几年精心打磨,钻木取火、“榫卯之力”搭建木桥、“穿经梭纬”原始织布、“古法新痕”丝网版画、考古体验等丰富的研学活动正逐渐与学生们见面。

来渭南市博物馆研学吧!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感受他们的生活智慧,了解文物,感悟历史,体验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特殊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标签: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