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焦点 > 正文

即时焦点:Beef|再见情绪稳定 适度尝试「发疯」

2023-05-09 20:15:46 what to wear

终于刷完最近大热的 《BEEF》,这部 A24 和网飞联手推出的精品黑色喜剧,也太适合东亚体质了。

十集的迷你剧,一上线就口碑飙升, IMDb 8.2,烂番茄指数 96%,在豆瓣上也有六万网友打出了 8.8 的高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光看卡司就让人很感兴趣,女主是亚裔脱口秀天后 Ali Wong,几乎是本色出演的她,犀利依旧,金句密集发射。

男主则是李沧东电影《燃烧》中的小开,《行尸走肉》中格伦的扮演者 Steven Yeun。

Steven 为了本片改头换面,剃了平头,又大幅增重,就是为了演活 Danny Cho 这个 loser 的形象。

左: 《燃烧》 右:《BEEF》

《BEEF》算是打开了亚裔叙事的一个新角度,不再是聚焦绝对典型的亚裔家庭,也不再沿用压抑克制的情感表达。

主打的就是既精神内耗自己,又发疯外耗别人。

很喜欢每一集开头的画和隐喻

Ali 饰演的女主角 Amy 白手起家,卖植物的店看起来有点荒谬,但已经被投资人看上,即将要有百万进账。

丈夫 George 是艺术名门之后,本身并没有什么才华,在家搞搞卖不出去的「艺术创作」,主要负责带孩子。

在这样一种女主外男主内的前提下,一家人生活优渥,住在洛杉矶富人最密集的社区之一 Calabasas。

Steven 饰演的男主角 Danny 则是个大众眼中的 loser,父母原本经营一家小旅馆,被迫关门之后只得回到韩国寄人篱下,留下他和不成器的弟弟在美国,靠做各种房屋修理工作为生。

客户讨厌他,店员嫌弃他,美女远远看到他扭头就走。

Amy 和 Danny 的人生看似天差地别,人生胜利组的精英阶级,和中年危机的蓝领阶级,好像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编剧的高招就是找到了他们共同的内核,看到了不同的表象下相同的挣扎。

平行线的交汇,源自一次 微不足道的 路怒。

但这点不愉快刚好成了压垮两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互不相识,两个怒火攻心的人,暂时剥下成人世界勉强维系的假面,开始在白日街头上演「速度与激情」,疯狂追逐只为出一口恶气。

没能追到 Amy 的 Danny 记下了她的车牌号,两个人就此变成了彼此最深的执念,在生活中被掩埋起来的情绪,日夜发酵着的愤怒,都在面对这个陌生人的时候毫无保留地喷发出来。

疯狂又幼稚的两个人, 每当被自己的人生压榨到极点,就拿对方出出气。

精彩的是,在你来我往的报复中,我们渐渐察觉到, 两个发疯的人,变疯的原因是一样的。

Amy 看似完美的人生,其实脆弱得不堪一击。完美丈夫 George 没有继承父亲的艺术天分,却继承了视金钱为粪土的洒脱。

在 Amy 需要敞开心扉的时候,他说的是禅修,是感恩日记,是积极思考这些看似温柔体贴,实则阻断了谈论任何现实问题,真诚沟通的「搪塞」。

她的婆婆富美对她永远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她的用心经营嗤之以鼻。她所谓的朋友,将自己富太人生的空虚转移到对 Amy 的憎恨上,时刻准备插她一刀。

Amy 的人际关系建立都非常虚浮,大家是在和彼此建立的人设相处,说着既定正确的台词,一边苦于自己的苦闷无人可诉,一边对他人内心的哭喊熟视无睹。

Amy 的内心深处是知道她生活是虚假的, 即便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她的内心依然空虚。

比起 Amy 身边人对她的不理解,Danny 的弟弟和堂兄也许理解他的处境,但他们不愿意与他沟通。

Danny 不但面对着人到中年还一事无成的自我危机,还要面对远在韩国的父母的愁容。他每周都要暴食一次,狂塞四个汉堡来纾压。

他时不时会吹些牛皮,把自己的衰事转换一百八十度来讲,甚至时不时还有些犯罪的念头。

当他终于拼了命给父母重新在美国买了地、买了房。他在视频里向他们激动地展示时,他的父母却反应平平,对他没有一句褒奖,反而是又说他要给弟弟介绍对象的事。

在那一刻,Danny 的眼睛里溢满了不解和失落。他实现了人生中唯一一件大事,但没有得到任何快乐和满足。

Amy 和 Danny 生命的共性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他们的关键字都是,没有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没有能倾诉的管道,更没有健康的自我价值体系。

他们对彼此不断地报复反而让他们远离自己虚伪的人生,找到了原始的冲动,重新习得了他们压抑到近乎忘记的情绪。

他们并不是真的因为一次路怒有了深仇大恨,而是贪恋发疯时那种不管不顾的感觉。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 想彻底击碎自己现有生活的自毁倾向,「毁灭吧人类」,Amy 和 Danny 就是这样逐渐成为同盟。

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这样的同盟也许比爱人、朋友、亲人更珍贵: 那个孤独的、失败的小可怜,终于被同类看到了。

《BEEF》在广大的东亚族群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其实是戳中了一个越发普世的命题,就是个体价值的丧失。

大多数的东亚人,过着相似的生活,青春时代将自己喂入高等教育的分类机器,只为获得一张参与更「卷」竞争的入场券;即便是移民美国的亚裔,也很难逃离宿命,拼了命将下一代培养成医生、律师,哪怕牺牲掉眼下的人生,为的只是有些飘渺的「阶层跃迁」四字。

我们无疑是「 优绩 主义」最忠实又无奈的信徒。

优绩主义事实上已被当下的现实环境证伪。当奋斗不能再转化成个人成就、社会地位等物质奖励时,当蓝领拼尽全力将孩子送入高等教育,毕业之后赚的钱可能还不如父辈。当上升通道受阻,我们才惊觉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成功的机会,更是自我评判的价值体系。

优绩主义看似划分出了成功者和失败者,但《BEEF》向我们展示了这场游戏的真相,没有人是胜者。

George 作为精英阶级的代表,内心却非常幼稚、脆弱。在 Danny 假装和他交朋友时,只是认可了他作品几句,他就说出了内心无比悲哀的想法。因为 George 的创作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不知道自己的大师父亲是不是失望而死。

他和 Amy 反复说着心灵鸡汤,并不是对伴侣的刻意忽略,而是自欺惯性的一种体现 。他喝排毒果汁,打坐冥想,有自己的灵媒和 Podcast 族群,试图用刻奇的方式,让自己永远保持正确,正面,但惟独放弃了对自我的感受和表达。

Amy 的婆婆富美,也是被世俗标准牢牢绑架的人。丈夫去世后留下的钱,不足以支撑她过挥金如土的潇洒生活。她为了维持表面的光鲜,或者说让自己选择性无视的问题永远被排除在生活外,她不惜去儿子家偷丈夫的藏品,勒索儿媳。

创业成功的 Amy 在台上宣讲:不论别人怎样评价你,你都能获得一切,你可以的!

她作为优绩主义中暂时的成功者,她不断压抑自己的脆弱,她不断给自己洗脑,给身边人洗脑,因为她已经付出了太多,只能劝自己相信眼前拥有的一切就是她想要的。

而 Danny 不断地压榨自己去满足父母的要求,但父母却觉得自己是在为他牺牲,配合他的表演,他们没法给 Danny 所期待的情绪价值。

George 想用正确的情绪体验与自我和解,富美想用金钱掸掉华袍上的虱子,Amy 想用事业的成功来掩盖内心的空洞,Danny 希望从父母的肯定中获得存在价值。他们被这种优绩主义的陷阱困住,不能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愿意接纳真实的自己。不能接受失败,就无法从失败的痛苦里找到出路。

剧中角色无论处在什么阶层,什么境遇里,每一个都没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只能用外界的标准评价自己。 无一例外,每个人获得的都只能是失望。

当然,关于这种普世性的自我价值陷落,《BEEF》能做的也只有艺术性的呈现,而无法提供出路。

我们只能向内找寻,学习在无法改变的环境中如何与自我相处,试着感受生活本身,而不是封闭内心,把生活单纯视作一种抵达某处的工具。

Netflix 的写手 Philipe Thao 解释了每集片头标题的出处。结局的标题 Figures of Light,来自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一句话:

“One does not become enlightened by imagining figures of light, but by making the darkness conscious.”

人如果只想象光明是无法得到开悟的,是要从意识到自己的阴暗面开始。

《BEEF》能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并不孤单,就像 Amy 和 Danny,我们也有万万千千个孤独的、愤怒的同盟。

标签: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