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瑞德稳了,何小鹏笑了
7月26日,北京。
一场暴雨过后,大众汽车集团21:00正式官宣的一则重磅消息,如惊雷再响。当晚,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Ralf Brandstaetter),在德国总部相关监事会决议通过后官宣:大众汽车集团将出资约7亿美元,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每股ADS代表两股A类普通股)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小鹏汽车董事会1个观察员席位。
(资料图)
贝瑞德随后发微博称:“今天,我们同时宣布了两项重要合作: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以及奥迪品牌与上汽集团,分别达成战略合作。这是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推进电动化战略的又一里程碑。”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也在微信朋友圈中贴出了一张与贝瑞德的合照,称“这张照片拍了好久了,一直没有放出来。今天官宣,感谢Ralf和大众所有朋友的信任,说到努力做到是最基础品质,我期待大和小的携手,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全球。”
何小鹏朋友圈中的这张照片也同时出现在了贝瑞德的微博中。“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与何小鹏董事长以及小鹏汽车团队进行了高度互信的交流。”从贝瑞德微博透露的信息可知,双方已经洽谈了数月,不由得令人感叹,保密工作做得真好。而今终于官宣,双方满满的喜悦和期待溢于言表。
对于双方合作,外界普遍看好,美股小鹏汽车7月26日一开盘股价就瞬间狂飙。有网友评论称“大众这波稳了”;还有网友戏称“大众+小鹏=大鹏”,寓意小鹏汽车将“大鹏展翅”。
深度本土化
大众转型放手一搏
大众汽车集团又开先河。
继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设立第三家合资公司的跨国汽车集团后,大众又成为第一个投资中国造车新势力并与其开展研发合作的外资车企。如果说此前第三家合资企业——大众安徽的设立,仅仅是大众欲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冲锋号的话,那么此次“大小”成功牵手,更加凸显大众转型的紧迫感与决心。
据《中国汽车报》记者了解,从接触小鹏汽车到达成合作协议,大众方面仅用8个月时间就做出了最终决策。通过此项股权收购,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将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合作初期,双方计划面向中国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电动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小鹏汽车在开发领域的合作伙伴,负责大众汽车品牌新车型的开发工作。
显而易见,“合作”的字样,多次出现在官方表态之中。当天同时官宣的奥迪与上汽集团相关内容,也进一步强调了双方的“合作”:基于备忘录,奥迪与上汽计划结合各自优势,合作开发新车型,从而使奥迪进入此前在中国市场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并提供“在中国,为中国”技术解决方案,满足中国客户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两项合作协议均设想在未来联合开发用于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ICV)的全新本土化平台。
事实上,为了加速转型,加强在电动出行、数字化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本土研发实力,在此之前,大众汽车集团还与国轩高科、中科创达、地平线等中国本土企业达成了合作,合作方式同样是注资及技术合作等。其中,2020年5月底,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以此保障电池供应。2022年10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地平线,且旗下软件公司CARIAD携手地平线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该集团为此共计出资约24亿欧元,旨在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共同开发全栈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通过牵手国轩高科、地平线等企业,大众汽车集团在动力电池、芯片、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强化了布局。而今,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则主要是看中了对方在软件、ADAS等智能化领域的优势。
聚焦与中国本土高科技企业合作的同时,大众汽车集团还从自身挖潜,强化本土研发实力。该集团在安徽省合肥市建立了高度现代化的生产、研发及创新基地。大众安徽将于年内正式投产。此外,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合肥建设了高压电池系统的制造工厂;大众汽车(中国)科技公司也在此建立了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及采购中心。
大众中国方面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坐落于安徽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将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大众汽车品牌的两款新车型。这一科技公司是我们重要的战略举措,我们已经投资了约10亿欧元来建设这一强大的本土研发基地,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研发(ICV)。这一研发基地将有超过2000名技术专家开展相关工作。我们也将在这里建立项目组,来自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的团队共同开发大众汽车品牌的两款车型。”据了解,这一科技公司汇集了研发、创新及采购功能,是大众汽车集团除沃尔夫斯堡外最大的研发基地。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大众汽车集团要迅速抓住市场增长的巨大潜力,满足中国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期待。”贝瑞德在微博中的这句表态,凸显了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变革,大众汽车集团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争分一杯羹的期望。
众所周知,大众汽车集团是内燃机时代的王者,但在电动化时代却转型乏力,且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也与行业头部领跑者逐渐拉开差距。2022年,该集团纯电动车全球交付了57.2万辆,在车辆交付总量中的占比不足7%。随着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的崛起,大众汽车集团在内燃机时代建立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来自投资者的巨大压力,要求其提高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而大众汽车品牌CEO施文韬前不久在管理层大会上更是直言“未来我们将迎来艰难时刻”、“屋顶已经着火”。在这种情况下,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深度本土化,已经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不二选择。
牵手大众
小鹏汽车飞跃在望?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大众汽车集团的注资也可谓及时雨。去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新品小鹏G9遭遇滑铁卢,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调整,焦虑声四起。即使年初引入强援王凤英担任总裁,依然未能即刻化解小鹏汽车的困局。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销量为41435辆,同比大跌40%,落在了理想、哪吒、蔚来、零跑等同行背后。近期网上甚至有声音称,小鹏汽车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果没有新资本的输血,小鹏汽车成为下一个威马也许是分分钟的事儿。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汽车集团的注资及技术合作,可以说是瞬间令小鹏汽车有了安全的着陆点。约7亿美元的增资,可以令小鹏汽车继续“烧钱造车”,而更为重要的是,这家中国造车新势力借此重新收获了市场对它的信心,反映在资本市场上,美股小鹏汽车7月26日一开盘就涨近15%,此后股价一路走高,涨幅一度逾40%。截至美股当日收盘,其股价报收19.64美元,涨幅26.66%。毫无疑问,资本市场给予了小鹏汽车最正向的反馈。
也正是因此,何小鹏非常“期待大和小的携手”,将技术、产品和品牌带到全球。那么,大众汽车集团为何选择小鹏汽车?关键在于“智能化”。
与同行蔚来主打服务、理想强调家庭用车不同,小鹏汽车的招牌就是智能化,其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方面都有着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而这些,都是大众汽车集团在造车新时代的短板。正如何小鹏所言:“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高度互补的优势是双方长期战略合作的基础。我们将互相分享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和世界一流的设计及工程能力,并相互学习。自小鹏汽车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全栈自研电动汽车平台以及车联网和自动驾驶软件。我很高兴能为双方的战略合作贡献我们的技术专长,同时为小鹏汽车和我们的股东创造价值。”
根据小鹏汽车的官方声明,双方合作开发的B级电动车型,将采用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2026年投产后以大众汽车品牌的名义在中国市场销售。除了这两款车外,双方还将探索其他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未来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大众中国方面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双方都将在合作中贡献自己的优势力量。例如,实现零部件共享,共同开发,把双方各自的优势注入新车型中——包括大众汽车方面的工程能力、高质量的落实、电池方面的能力等,以及小鹏汽车的软件、ADAS等方面的能力。而这,迈出了拥有规模、成本优势的国际车企,与一家正在扩大自身规模的初创车企联合的崭新一步。合作将惠及双方。”
显然,在双方的合作中,大众汽车品牌优势在于质量、生产制造、规模化、电池等,而小鹏汽车的优势在于软件、ADAS等。双方在模组、零部件采购等方面还可创造协同效应,降低研发及采购成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中国方面告诉记者,集团与小鹏汽车的技术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大众汽车品牌,初期是开发两款新车型,“目前还没有计划扩展到集团旗下其他品牌”。
“新旧”捆绑 :
合力破局新选择
从牵手国轩高科、地平线,再到小鹏汽车,可以看出,大众汽车集团这一转身缓慢的 “大象”,已经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并选择了较为高效、有效的合作方式,以在最短时间内,在全新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迎头赶上。作为合作方,无论是地平线还是小鹏汽车,都是初创企业,根基并不是那么深厚,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对于其声誉及外界信任度是巨大的加持。小鹏汽车还可借此提升自身车身设计制造能力,学习国际化企业的经营、运作方式。可谓“双赢”。
前段时间,外界盛传奥迪有意购买中国车企的纯电动车平台,目标对象包括上汽集团旗下智己品牌的纯电动车平台。对此,上汽集团7月20日回应,已和奥迪达成共识,将通过合作加快电动汽车开发。而后,在7月26日的官方声明中,这一合作正式官宣,双方将联合开发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智能网联汽车。
无论是大众与地平线,大众与小鹏,还是奥迪与上汽,中国企业的主要优势都是技术。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就表态:“结合双方优势,我们将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以满足中国客户对高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上汽集团将利用其技术优势,参与联合产品开发。”
正因如此,对于大众此次官宣的两项合作,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输出。从此前的以市场换技术,发展到如今反向输出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在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全球技术领先。
另外,随着中国及全球汽车产业加速洗牌,内卷加剧,不少造车新势力及合资品牌陆续倒下或退出中国,就连较为强势的合资品牌近期也相继传出裁员消息。行业巨变面前,无论是老牌车企如大众汽车集团,还是新兴企业如小鹏汽车,都不可能高枕无忧。而通过这种“新旧”合作,结合双方优势形成合力,或是一种齐力破局的有益选择。
标签:
-
贝瑞德稳了,何小鹏笑了
-
意义重大!恒大汽车复牌!为恒大系停牌公司中首家
-
七巨头挑战特斯拉!
-
我州国家级射击裁判马仲华担任大运会技术官员
-
李庾南再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
苏锡通园区举办产业投资论坛
-
南通召开秋粮生产会议 奋战100天夺取秋粮丰收
-
相约刘德华,奥迪A8L为年轻人导航
-
母女三人在河中身亡妹妹发声 母女被狂风吹走路人冒雨营救 基本情况讲解
-
观车 · 论势 || 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市增长新动力
-
动力电池企业“零碳”转型正当时
-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称其谈判团队仍留在沙特吉达
-
WTI冲上80美元,油价基本完成了此轮反弹目标
-
中国商用车出击2023亚洲物流双年展 加速新能源转型升级
-
汽车早餐 | 我国淘汰老旧及高排放机动车辆超3000万辆;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等平台公司被约谈
-
从1.0到4.0 欧曼开启动力总成新时代
-
工业厂房建筑密度(萧山厂房建筑密度最大能做到多少)
-
萝的拼音怎么读(萝的拼音怎么念)
-
春天从哪个节气开始
-
汽车租赁智能化增温旅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