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 正文

较真丨女大学生穷游西藏,被58岁村民囚禁割舌?谣言!

2023-04-03 21:11:04 较真

较真要点:

1相关内容几个月前就有流传,3月以来更是进入了密集传播期。流传内容有诸多疑点,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都很模糊,且“孙依依”“阿云嘎”皆为化名;没有给出任何信源,也检索不到相关报道;描写过于细致,比如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心理活动、受害者如何被囚都有描写,仿佛全程目睹亲身参与;文章里的配图都是盗图,典型张冠李戴。2流传文章中,唯一一个比较“明确”的细节是——“2015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区某法院审理了此案。阿云嘎因强奸罪,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但较真并未在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到相关判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裁判文书都会上网公开。但至少流传文章中唯一比较确定的情节,也值得我们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3以常理推论,一个具备诸多猎奇要素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且发生在社交媒体已然很发达的2015年,不可能没有相关报道。4经仔细检索溯源,该文章最早的疑似出处,来自某平台的自媒体。该自媒体还生产了大量类似的内容,纯粹为了骗流量,内容毫无可信度。

查证者:王枪枪 丁阳


(相关资料图)

最近,一篇名为《女大学生穷游被58岁村民囚禁,被发现时舌头已被割下》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文章极其详实地描述了一位名为“孙依依”的女大学生穷游西藏时,不幸遭遇58岁的村民“阿云嘎”囚禁强奸割舌,最后“阿云嘎”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的故事。

不少网友质疑事件真实性。这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开局一张图,其他全靠编”呢?

一、相关内容今年3月开始密集在网络上传播,疑点多多

检索发现,其实几个月之前,就有一些自媒体账号开始陆陆续续在网络上发布“女大学生穷游西藏遭囚禁割舌”的相关内容,其中还包括某认证政务号。今年3月以来,该内容更是开始密集传播。

除了文章形式以外,也有短视频。比如下面这张视频截图,标题是《#真实案件 #穷游 女大学生穷游遭囚禁,被虐待、割舌》,基本上就是博主把文章口述了一遍。

图注:某短视频平台截图,该视频发布于 2022 年 9 月 10 日

该内容主要有以下疑点:

1.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都很模糊,且“孙依依”“阿云嘎”皆为化名(也有其他化名)。

2. 没有给出任何信源,也检索不到相关报道。

3. 故事要素过于齐全。女大学生、穷游、西藏、村民、迷药、囚禁、割舌,都是典型的地摊故事要素。

4. 描写过于细致,比如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心理活动、受害者如何被囚、警方的办案细节都有描写,仿佛全程目睹亲身参与。

5. 文章里的配图都是盗图,典型张冠李戴。

比如这张疑似受害者的图片,在多篇故事会风格的文章中也出现过,如《985退学女博士举报导师,种种行为令人不齿,教授不能是“叫兽” 》《23岁女大学生得怪病,身体某个部位痒得厉害,起因是偷用室友玩具》。这明显是某位无辜的女性被无良营销号盗用了照片。

这张疑似受害者的图片,在多篇故事会风格的文章中也出现过

再比如这张庭审现场图,其实是2022年2月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线上“云审判”的庭审图[1],并非“阿云嘎”受审图。

网传庭审现场图,其实是2022年2月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线上“云审判”的庭审图

二、裁判文书网上也找不到相关判决

流传文章中,唯一一个比较“明确”的细节是——“2015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区某法院审理了此案。阿云嘎因强奸罪,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阿云嘎服从法院的判决,没有提出上诉。”

自2015年6月底起,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级法院已全部实现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如果案件是在2015 年底审理,那很可能能在裁判文书网上找到判决书。但是较真在裁判文书网上,分别以“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检索西藏自治区各级人民法院2015 年-2017 年的判决书,并未发现相关判决。

图注:以“西藏自治区”“故意伤害罪”“判决书”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

图注:以“西藏自治区”“强奸罪”“判决书”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裁判文书都会上网公开[2]。但至少流传文章中唯一比较确定的情节,也值得我们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以常理推论,如此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不可能找不到媒体报道

一个具备诸多猎奇要素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且发生在社交媒体已然很发达的 2015 年,怎么会一点痕迹都无呢?

如果没有报道,这么活灵活现的事件描述,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当然,此类事件“说有易,说无难”。但无论是流传内容的故事会风格,还是其中诸多细节的查无此据,都说明了这个故事真的很可疑!

四、疑似源头显示,该内容极可能来自自媒体的批量胡编乱造

经仔细检索溯源,该文章最早的疑似出处,来自某平台的自媒体“法律故事在线”,发布于2022年9月9日。原文地址目前已经找不到,可能已经隐藏或者删除。但是,能找到一则9月9日的转载,通过文中图片水印,可以确认其原始来源就是“法律故事在线”。

图注:某转载网站保存的去年9月9日版本的该故事

这个疑似最早的版本,在文末“如果孙依依可以理智一点,不这么一意孤行。如果她可以有自我防范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就不会酿成这次悲剧。”这句话之后,还有这么一段话,“笔者,身为一名律师,曾见过许多大案、要案,每当笔者看到这些案件的时候,均感到无比的痛心……”“笔者已经将易犯罪人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前述的转载网站,保留了“法律故事在线”大量的文章,将“笔者已经将易犯罪人的特征进行了总结”作为关键词进行站内检索,可以发现,有大量同质化的内容,如图所示:

这些内容,标题格式类似(都是以“案例:”开头),内容题材类似(都是低俗法制题材),点进去还能发现内文除了文末有“笔者”云云外,还有别的相似特征——

比如,流传文章开头中有“本案中的女大学生孙依依(化名,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在其他文章中则是“本案中的15岁男初中生孟赫然(化名,文中人名均为化名)”“案中的女护士王美娟(化名,文中人名均为化名)”;比如,流传文章中有“2015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区某法院审理了此案”,在其他文章中则是“2015年6月7日,甘肃某法院审理了此案。”“2016年3月4日,安徽某法院审理了此案”——形式、用语高度一致。

并且,其他这些文章里的配图也是胡乱盗图,所谓的某年日月某某法院审理了此案,在裁判文书网找不到任何痕迹,也没有任何媒体报道,毫无任何可信度。

“法律故事在线”未必就一定是这些故事最早的来源,但可以确信,这些都是内容农场批量生产的低质内容,纯粹为了骗流量。这种三无内容,千万不要信以为真。

参考文献:

[1]咸阳中级人民法院领导带头“云审判” 推进线上审判常态化http://sn.ifeng.com/c/8DFDztfvTVB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四条指出: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联网公布:(一)涉及国家秘密的;(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三)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四)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其他情形。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标签: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