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 正文

“田心”牵手“清水塘” 株洲培育“制造名城”有何意义?

2022-05-16 14:05:21 株洲日报

一次共谋发展的招商推介,正在为石峰区乃至株洲未来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4月26日,由石峰区“做媒”,田心片区20多位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家参观考察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

反响有多热烈?活动刚结束两天,就有3家企业明确将在清水塘新城布局。响应企业需求,5月12日,石峰区再度邀请田心片区部分企业家走进清水塘并组织召开产业招商联动招商会,与12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深度对话。

“田心”与“清水塘”,一个是世界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一个是全国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的典型。为什么要推动“清水塘”牵手“田心”,这对株洲培育“制造名城”有什么意义?知株侠为您细细道来。

为什么?

清水塘急需加快产业导入

经历了壮士断腕、伤筋动骨,清水塘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新生。

看环境改善:整体退出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已实施22个修复治理项目,去年片区空气优良天数达317天,湘江霞湾段持续保持或优于国家Ⅱ类水质,以清水塘城市公园、霞湾港景观带等为代表的生态景观,让清水塘焕发了新容颜。

看资源配套:铜塘湾B保中心、众创大厦等已经投用,产业服务中心、数字智造产业园、清水塘大桥等建设正酣,内部路网、公共配套正加紧全面完善,清水塘新城的区域价值迎来全面提升。

看发展优势:“全国首批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的利好影响依然存在,新城建设连续两年入列省级重点项目,也是长株潭一体化三十大标志工程之一,国、省、市各类优惠政策叠加,为清水塘再次腾飞提供了强力支撑。

不过,转型升级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

基础设施项目多、产业项目少,注册企业多、实体企业少,产业培育与导入速度与新城建设速度不匹配,这是清水塘新城的另一面。

无产业,不新城。如果没有更多产业项目落地,带来产业客群集聚,清水塘很难真正活跃起来。 “新城造血功能不足,除了即将投产的三一石油装备外,还缺少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项目;片区1600多家注册企业中,其中不乏一些追逐‘优惠政策’的候鸟企业。”在接受知株侠的采访中,不少人透露了对清水塘新城发展的担忧。

如何加快产业导入?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要求,清水塘要进一步突出产业新城定位,加快打造株洲经济发展新引擎。知株侠了解到,目前,由市自规局牵头,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完善清水塘片区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其中商住用地较之前大幅缩减,1万亩将作为产业用地,期将报市规委会审定。

在城市核心区拥有成片的万亩产业用地,放眼全省乃至全国,也屈指可数,这无疑为清水塘的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导入什么产业?“制造业是石峰区和清水塘重振雄风的根基。”在石峰区委书记、株洲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邹志超看来,清水塘的发展历史表明,之前的制造业是成功的,搬迁改造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在清水塘大有可为。

清投集团董事长肖和政坦言,石峰区此次做媒“代言”,给清水塘送来了一份“大礼”,这是政企协同引产业的一次生动案例,一定会起到催化剂的效力。

知株侠认为,立足株洲发展最牢固的根基——制造业,引导轨道交通延伸产业、低碳产业、未来产业向清水塘转移布局,既是实现石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必将为株洲培育“制造名城”提供强大动力。

怎么做?

“眼睛向内”产业招商的创新

一提起招商引资,许多人首先会想到一个字——“外”:派出专班外出,对外开展推介,接洽外部客商,引入外来项目……

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以头部企业带动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入驻,最终推动产业集聚,构建产业新生态,这是清水塘三一石油装备项目正在走的道路。

盯紧本土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延伸产业链“挖掘”项目,立足科技创新“孵化”项目,推动优质大型企业“裂变”项目,最终通过精准服务,让新项目扎根本土,这就是产业招商的“眼睛向内”模式。

加强清水塘与田心轨道交通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互动联动,正是石峰区“眼睛向内”招商,推动清水塘重返制造业高地的一次创新尝试。

在腾出发展空间后,清水塘有着无可比拟的产业发展优势,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企业对清水塘仍有一定的误解,不愿意到这里落户。

另一边,田心片区是千亿级的株洲先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主要承载地,过去,受制于田心片区的资源约束,很多企业想扩大发展,往往只能选择“向外走”,既不利于产业集聚发展,也造成了一些本土企业、人才的流失。

从结果看,这次由石峰区政府做媒“代言”的两大片区联动,令人惊喜。

来看看几位企业家对清水塘新城观感的改变。

中车株洲所急需800亩产业用地。前不久,时任城发集团副总经理的肖和政向其推介清水塘片区,遭到其负责人的婉拒。4月26日,现场参观考察后,该负责人主动联系已经履新清投集团董事长的肖和政,希望尽快就合作展开洽谈。“以前总认为清水塘是老旧的,没有生气的。”其坦承,自己以前对清水塘的印象是“偏见”。

“非常有底蕴,是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4月28日,株洲国创轨道科技副总经理莫洪波拨通了清投集团招商工作人员的电话进行商谈。

知株侠了解到,短短半个月时间,中车株洲所已在清水塘完成初步选址,正在完善相关方案。目前,田心片区已有12家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准备在清水塘增加布局。

“清水塘有政策、空间、区位等多重优势,田心有优势产业、优质企业,双方完全可以加强联动合作,共促区域发展。”石峰区清水塘企业事务中心主任申明介绍,石峰区还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轨道交通主机企业负责人等到清水塘参观考察。

“眼睛向外”围绕产业链对外招商,是做大增量。“眼睛向内”挖掘现有企业的需求对内,是做强存量。知株侠认为,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留住优质企业、培育好本土企业,同样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提供充沛的动能,也更考量政府功夫,这项工作做好了,同样能形成“者悦、远者来”的良好发展局面。

补什么?

推动功能区与行政区协同发展

城市功能区聚焦主责主业打造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离不开行政区的支持保障。清水塘片区归市级领导,在石峰地域,属清投集团控规,由中交集团建设,顺畅的体制机制至关重要。

如何有效降低功能区与行政区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成本,提升协同、紧密度,增强发展实效?

理顺运行机制,加强分工协作,株洲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经验。

今年一季度,石峰区和经开区推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招商共行、项目共推,用好用足石峰区的产业优势与经开区空间优势,成功促使中车尚驱项目快速落地经开区,为区域协作“打了样”。

在清水塘片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专题调度,明确理顺清水塘产业新城管理体制,并调整优化市级工作专班。

石峰区迅速成立了区级层面的清水塘新城建设开发项目领导小组,梳理出协调配合片区整体规划和管理机制优化、协同争取低息资金支持、高位推动教育项目落地、抓紧完善公共配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7项重点工作,由常委副区长统筹调度,狠抓推进。

依托融合增强发展实效,也需要更多主动担当。

去年以来,石峰区与清投集团通过政企交流会、现场办公会、招商推介会等,为片区企业和项目解决了一批实质问题。除专门成立的区清水塘企业事务中心外,5月10日,集合市、区行政审批等功能窗口的清水塘新城便民服务中心开始运营,可办理个人与企业业务370余项,确保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出园”。

“牢牢树立‘大园区’观念,推动功能区与行政区协调,打破行政区划对产业发展的束缚。”在邹志超看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统筹产业拓展空间,是石峰区打造制造强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清水塘”与“田心”联姻,既是呼应企业心声,也是服务意识的具体体现。

针对清水塘财税封闭运行,对区域经济的支撑短期内十分有限;在对待具体问题上,不同主体由于决策机制、利益诉求不同而带来了一些细微分歧等问题,知株侠认为,行政区与功能区要素禀赋各异、资源优势互补,既要通过机制创新共享要素资源,打造融合发展的共同体,也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主动担当,不计一时之得失,算发展大账、总账、长远账。

产业加速导入,营商环境更优,知株侠相信,以“清水塘”和“田心”两个产业园区牵手合作为契机,株洲在奔向“制造名城”的路上将更加蹄疾步稳。

(全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谭洪汀)

标签: 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 产业招商联动招商会 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