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业 > 正文

走进德阳工业之林 感受工业之花盛开的惊艳

2022-03-17 09:51:56 四川经济日报

仲春之际,我从德阳广袤的田野和丘陵间,饱览了当春乃发的迎春花、油菜花、桃花、李花,田埂上荒坡间那些星星点点、叫不上名字的细碎野花,千姿百态的绚丽,和着亮丽的村庄、庭院、笑脸,带给我新奇的惊喜和愉悦。

随着德阳市散文学会组织的四川散文作家,走进国机二重、特变电工、德赛尔、金鑫公司等企业采风,我第一感觉是进入了另一片花丛。谁说不是呢?成长60余载的德阳工业之林,已是配套能力最强、加工能力最全、设备制造能力最完善的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的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业)产业示范基地。

沿着枝条般舒展在厂区的小铁路、林荫道、车间走道,仰望那高大、蜿蜒的厂房,触摸带着灵气的设备、产品,俯身翡翠般的厂区绿地和涌着喷泉的净化水池,每一处能感受到工业之花盛开的惊艳芬芳。特别是走进“德阳工业、国之重器”改革发展成果展厅,穿行并瞩目于德阳知名工业企业展板,身在花丛的感觉尤其深切。

仅有视觉上的华美那是不够的。随着不断深入地了解、交流和品味,隐藏在丛林之中和花朵深处的旧日场景、生动曲折的故事,我的心灵也不断地产生强烈的震撼。我知道,这震撼来自从这里生长并一直生生不息,至今仍气贯长虹般回旋着的奋进精神

上世纪70年代,我还是少年时,有过这样的经历:翻开课本,听老师讲述名为“国产万吨水压机”的图片,由衷地激动并充满自豪,至今难以忘怀。现已年花甲的我,站在国家自主创新、极限制造的标志工程——8万吨模锻压力机面前,站在为攀钢、宝钢、龙羊峡和葛洲坝电站、华龙一号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的重大成套设备图片面前,触摸着价值数亿元的核电主管道和波动管……这种民族自信,早已超越了年少时的认知,但仍像那时的崇敬和自豪一样,从今天位于中国民族工业高峰和世界制造业前沿的德阳工业的荣耀中,我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它不因时间的跨越而有所改变。

最早进入德阳参与工业建设的曹子义老人已经93岁。他经历了德阳工业从最初建设、逐步发展、繁荣兴旺、遭遇困难和再次崛起的全过程。他说,刚到德阳的时候,除了荒地和稻田,什么也没有。没有房子,他们用稻草做顶、用竹编做墙搭建草房,有些草房甚至盖在稻田里,铺着稻草的板床下面是尚未成熟的水稻;没有生火做饭的基本设施,他们在露天的地上挖个坑充当土灶台,稻田地里用水不方便,买回来的菜经常洗也不洗就下锅;二重建筑工地上,别说砖,石头都找不出一块,建筑队就砍竹子搭竹房子,几十个人滚通铺;行车要吊上百吨的设备,却没有大型运输设备,除了手推车、铁锹、洋镐等,全靠人的两个肩膀和一双手……

正如《德阳工业文化》中李铮采访曹师傅时,曹师傅风趣地说:“我对机械的亲切熟悉程度不亚于自己的老婆孩子,感情就有那么深!”他还说:“国家需要我,国家机械工业建设需要我。我不懂那些个深奥的豪言壮语,历经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亲身体会,教我认会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国,哪来的家!”经历过那么多艰辛和磨难,依然不悔,这是多么忠贞不渝的情感和信念!

1958年,同曹子义一起到德阳的东北工友们渐渐离去,只剩下他一人了。当我听到他用沙哑的声音在曾经工作过的车间,含着热泪大声地说:我想你们啊!那一刻,我难以压抑自己的情感,为以他为代表的老一代德阳工业建设者用青春甚至生命践行的“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在特变电工办公楼楼梯走道墙壁上,整齐地布置了富有时代和艺术气息的摄影作品及图片,为缓解员工压力,企业还专门设置了心理舒缓区域;在德赛尔,有专供员工使用的小巧而精致的茶水间,茶叶、咖啡、饮品琳琅满目。虽然这只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很微小的部分,但它所折射的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及所彰显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让我难忘并感动。

德赛尔是领先于世界皮革处理技术前沿的皮革鞣制原料生产商。园林式的厂区、几乎贯通皮革加工全过程的精细化工产品,都给人以现代企业高端大气的感受。进厂区大门,就有一个为处理废水形成的净化水池景观,厂区虽没有高楼大厦,但草坪青翠、绿树成荫,丝毫不影响对企业品质的认同。行走其中,不像是走进生产企业,倒像是在逛公园。从这里,我看到德阳工业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努力。

采风之中,不少作家回顾着当年曾让人羡慕但今天已经消失的企业,比如东方电工,比如耐火材料厂,它们在20世纪末,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经济改革的调整,在完成历史使命以后渐渐从历史洪流中淡出人们的视野。

另有一些企业却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冲出了重围。例如,二重完成了国机二重凤凰涅槃式的转变,东方汽轮机公司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实现迁址新建,四川玻纤克服困难建成了池窑拉丝项目,以玄武岩为原料开辟了新的发展通道……1958年10月率先在德阳扎根建厂、原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配套的工程机械和汽车运输设备修理企业金鑫公司,现在也转身为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基地、中国工业建筑和机械装备制造历史研究基地、德阳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阳工业及三线建设文学艺术创作示范基地等。

金鑫公司完整保存的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俄罗斯风格砖木结构厂房(其中两栋被确定为德阳市首批历史保护建筑),60、70年代修建的砖混结构厂房和80年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见证着新中国工业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技术进步和发展历史;这里还展示有车间淘汰下来的500多台(套)20世纪20、30年代的日本车床、美国车床、美国行走式吊车,苏联立铣、波兰卧铣、捷克钻床,以及包括金鑫公司在内的国产及自制老旧机械设备等。它们真实记录着世界制造技术历程和我国机械工业装备发展的历史轨迹。

在金鑫公司的厂房博物馆和万国设备展及“德阳工业,国之重器”展厅,我想到了“老树开新花”这个词语。行走在梧桐树掩映的厂区,斑驳的阳光照射着爬满绿色植物的老旧厂房的墙体,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我的内心不禁生发出一阵柔弱的隐痛。当我伫立于那棵已生长103年的老紫薇树前时,突然被一种顽强的生命力磁力般的吸附,如果说那隐痛是对已不再从事生产经营的金鑫公司和那些在改革和经济调整中消失的企业的惋惜——它们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同样值得我敬重;而我更体会到它的顽强, 那是对在困境中冲出重围的企业的难以言表的酸甜苦辣的品味,体会它在磨难之中的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张力。

德阳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精,从制造到“智造”,都得益于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执着的信念和自强、创造、跨越的顽强精神,甚至奉献牺牲。这也不正是我国工业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昌盛、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的缩影吗?德阳工业已根深叶茂,繁花似锦。穿行在它或浓香正时或暗香涌动的园林时空之间,我惊羡于它历经艰难的嫣然盛开,更带着崇敬的心情,饱饮它所倾泻的滴滴精神琼浆。

标签: 散文作家 德阳工业 装备制造业 工业企业 德阳工业文化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